
1957年某个平常的日子,毛泽东特意召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要求他推荐几位党外人士,担任国务院某些部委的领导职务。邓小平当即拿起一张信纸,笔走龙蛇,写下了一个名字。当毛泽东看到这个名字时,他点了点头,满脸赞许地拍着邓小平的肩膀说:“你推荐的这个人,正合我意!”
这个名字便是荣毅仁。他曾被陈毅誉为“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本家”,并且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向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还曾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选为世界50大知名企业家之一,也是建国后,第一个跻身世界级企业家行列的中国人。
1916年,对于中国现代实业界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4月,享有“实业之父”美誉的晚清首富盛宣怀在上海去世,随着他的离世,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也宣告画上句号。就在盛宣怀去世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距离上海仅有100多公里的无锡,荣德生家迎来了新生命——他41岁高龄时得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特意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荣毅仁”。
展开剩余86%荣家是无锡的望族,明清时期出过不少官员。然而,自从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尤其是黄子隆领导的太平军占领无锡后,荣家历代积累的财富几乎被洗劫一空,家道逐渐衰落。为了生计,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不得不放下身段,靠上门为别人做账房先生养家糊口。
荣熙泰的长子荣宗敬从14岁起便被送到上海铁锚厂做学徒,肩负起补贴家用的责任。三年后,荣德生也跟随哥哥来到上海,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当了学徒。在钱庄做了几年学徒后,荣德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经过家庭商议,荣熙泰将家中的部分田产变卖,举家迁至上海,与两个儿子共同开设了“广生钱庄”,凭借诚实守信和荣德生的聪明才智,荣家很快积累了第一桶金。
就在钱庄生意逐步壮大的同时,荣德生注意到外国进口面粉在上海市场的热销,便看中了这一行业的潜力。他与哥哥荣宗敬商量后,决定将所有积蓄投入到面粉厂的开设中,创办了“保兴”面粉厂。荣德生的眼光非常准确,面粉厂成立不到一年,便赚取了3.2万大洋,这笔资金使他们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面粉业务也迅速进入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市场,并扩展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荣家兄弟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面粉大王”。
与此同时,荣氏兄弟也共同出资18万元,创办了申新纺织公司。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战争而遭受经济打击,荣氏兄弟的申新纺织公司凭借稳定的生产和出色的管理,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年产棉纱13万余枚,成为名副其实的“棉纱大王”。
尽管兄弟俩都来自同一个家庭,但性格截然不同。荣宗敬严肃干练,喜欢穿西装,办事雷厉风行;而弟弟荣德生则穿着长袍马褂,更像一位传统的乡绅,行事稳重谨慎。这种性格上的互补,使得荣氏家族的企业得以稳步壮大。
荣家兄弟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兴民族企业家群体的崛起,这些实业家致力于用产业救国,凭借个人奋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奠定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然而,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民族企业家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时代”。
自蒋介石建立国民党政权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财阀势力对民族企业家构成了巨大压力。荣家也面临着政治夹缝中的生存困境。在抗日战争期间,荣氏企业遭遇了严重的战火摧残,许多工厂被夷为平地或被日本侵略者掠夺。战后,国民政府以“国营”名义将日本人掠夺的民族企业收归国有,许多荣家资产落入四大家族手中。
然而,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荣德生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否将家产转移到国外,还是留在大陆?他对共产党的政策心存疑虑,而在此时,荣毅仁展现了非凡的眼光。他劝说父亲不要迁厂逃资,并坚定地表示:“共产党再怎么,也不会比国民党更糟吧?”荣毅仁的坚持,最终保住了荣家为新中国留下的宝贵财富。
荣毅仁曾解释过自己当初的坚持,他说:“当时上海解放后,我看到进城的解放军战士们无一扰民,凭此我坚信共产党绝不会像国民党一样与民争利。”在此后几年,荣毅仁积极参与公私合营,推动荣家实现了新的生机,也得到了陈毅市长的高度赞扬。陈毅多次登门拜访荣家,称其为“红色资本家”,并征求荣毅仁关于工商业政策的意见,还通过人民银行为荣家提供了优惠贷款。
1955年,毛泽东亲自接见了荣毅仁,并称赞他在上海公私合营中的带头作用,称他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会谈结束后,荣毅仁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几年后,又在邓小平的推荐下,赴京担任了纺织工业部部长。此后,邓小平一再支持荣毅仁,帮助其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邓小平对荣毅仁的评价极高,并一度亲自对他表示关心。他表示:“人由你找,事由你管,完全交给你负责。” 1979年10月4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在这一年里,荣毅仁不仅拓展了国际投资合作,还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典范。
随着荣毅仁的领导,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展迅速,成为了与全球企业交流的桥梁,也通过债券发行和外资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1980年代,荣毅仁利用国际市场的机遇,多次帮助中国企业克服困难,并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主导的中信公司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而荣毅仁的商业才华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993年,荣毅仁被任命为国家副主席,成为中国领导层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退休后的生活依然保持低调,他深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也时刻关心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荣毅仁的子女们各有不同的成就,但他的唯一儿子荣智健更是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天赋。荣智健在香港及美国的创业历程中,屡次成功,成为商业传奇人物。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与投资,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商业智慧。
虽然在晚年,荣智健逐渐淡出商界第一线,但他始终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风云人物。每年,《胡润百富榜》上,荣智健的名字依然榜上有名,作为一代商界传奇,他的经历为无数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荣智健在一次采访中鼓励年轻人:“商场是自由竞争的,财富是努力得来的,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失败的经历也是可以借鉴的。只要你有梦想、拥有能力,你就是下一个荣智健!”
发布于:天津市金富宝-上海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a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