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进入了“蜜月期”,美国对中国放开了武器管制。
于是中国趁着这个机会从西方购买了很多当时急需的武器和设备,解决了彼时军工系统的燃眉之急。
不过在中国购买的这些武器中,却并没有当时急需的战斗机,反而是我国当时陆续从西方进口了4款看起来重要性不大的直升机。
中国没有购买的西方战机当时中国在战斗机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明显落后于西方。
在中美进入“蜜月期”时,中国连歼-8Ⅱ都还没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歼-8可以说是非常标准的二代机,其和歼-7战机的区别基本就只有其高空高速能力更强了。
早期的歼-8
在那个美国已经服役了F-16和F-15的年代,我国自然是急缺先进战机。
当时西方也愿意对中国出口先进战机,我国先后有机会获取到法国的幻影2000、美国的F-16和F-14战机。
不过到最后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我国并没有采购这三款战机。
我国没有买幻影2000的主要原因,在于这款战机对中国来说太贵了。
幻影2000
1982年时中国开始和法国洽谈购买幻影2000的事宜,当时法国开出的价格是40架合计24亿美元。
而1982年时,中国全国的外汇储备也就70亿美元。以法国开出的这个价格,中国大约3分之1的外汇储备都要投入这笔军贸中。
当时中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到处都需要外汇,于是这笔交易最终没有完成。
事实上当时中国对于幻影2000非常满意,在我国的飞行员对幻影2000进行试飞后,其认为该型战机不管是机动性还是雷达等各方面航电系统都远超当时中国的现役战机。如果我国能买到幻影2000,毫无疑问能极大提升我国空军的实力。
中国飞行员试飞幻影2000
不过因为经济原因,这款当时我国非常看好的战机,最终并没有被中国收入囊中。
中国最终没有买F-14战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非常昂贵,另一方面就是中国玩不转这款战机。
F-14是美国的一款舰载机,它和现代战机以及舰载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该型战机是一款可变后掠翼战机。
F14“雄猫”战斗机
简单来说就是F-14的机翼可以“变形”,其可以进行收缩或者是展开,以达到改变战机机翼展弦比的目的。
不过与此同时F-14也会因为这个“变形能力”有结构复杂的问题,这会使得其需要。
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空军建设来说,我国根本就玩不转这款战机。
此外F-14的机翼可以进行收缩和展开,这也意味着其机翼周围需要多出很多的零部件以实现该功能,那就会导致F-14战机身上有非常多无法用于空战的死重。
F-14机翼变形
因此对中国来说,F-14是一款又贵又难伺候,还无法满足中国空军需求的战机。
至于F-16战机,这款战机其实非常符合中国的需求。因为它不贵,机动性和航电系统也很强。
但是中国在打算采购F-16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美国不愿意卖原版F-16。
F-16战机
美国当年愿意出口给中国的F-16,是F-16/79型。该型战机相较于原版的F-16用了一台非常落后的发动机,使得其机动性、爆发力等方面性能断崖式下跌。
考虑到这款“阉割版”F-16的性能问题,我国最终没有买F-16。
F-16/79战机
中国购买的4款直升机至于中国从西方购买的4款直升机,则分别是SA-321“超黄蜂”直升机、SA365N/N1“海豚”直升机、SA341/342“小羚羊”,以及黑鹰直升机。
SA-321“超黄蜂”
这些直升机中的前三款都是法国的直升机,并且部分进行了国产化。
其中SA-321“超黄蜂”直升机在抵达中国后,我国对其进行了逆向仿制,使其成为了我国现役的“直-8”系列。
直-8
目前直-8是我国服役数量最多、以及子型号最多的国产直升机之一,其身影遍布我国的海军、空军以及陆航部队。
SA365N/N1“海豚”直升机我国是直接从法国买了生产线,现在是我国的直-9系列直升机。
SA365N/N1“海豚”
和直-8一样,直-9也有极高的服役量以及子型号,目前正活跃于解放军序列中。
SA341/342“小羚羊”是一款轻型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吨左右。
当初我国是一共购买了8架SA341/342“小羚羊”,主要用于陆军航空兵的侦察和火力支援之用。
SA341/342“小羚羊”
至于黑鹰直升机,这个可太出名了。当初我国一共是采购了24架黑鹰直升机,并且这些黑鹰直升机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服役。
中国黑鹰直升机
为何选择直升机放弃战机?中国当初之所以放弃西方的战斗机而选择这4款直升机,主要原因除了经济问题外,我国的军工系统情况也极大影响了我国的采购策略。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国为了改革开放让很多军工项目下马了,这导致我国当时很多军工团队直接解散了,甚至出现了相关科研能力直接“归零”的情况。
其中战斗机的研发部门保存较为完好,因为歼-8战机的存在我国始终保持着一支战机的研发团队。
中国航空团队(歼-10研发团队)
但直升机研发部门的情况就很糟糕了,随着1979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直-6直升机下马,当初研发直-6的科研人员何去何从也就打上了问号。
不过好在当时中国从国外采购了这些直升机#烽火瞭望团#,又有了仿制这些西方直升机的项目。这才让我国的直升机相关科研人员没有出现批量转业、退休的问题,我国的直升机研发能力得以保存。中国自行研制的直-6
如果当初中国没有买西方的直升机,又不像歼-8一样有国产直升机项目,那后果不堪设想。
信息来源:
【1】中国外汇网·《我国国际收支走向成熟稳健》
【2】看看新闻Knews·《AC313A首飞 我国直升机跨入国际第四代》
【3】澎湃新闻·《舰载直升机有多难造?中国也曾长期依赖进口》
举报/反馈金富宝-上海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a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