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帝”、观“胖五”,感受国防科技的硬核力量,触摸军工文化的时代活力……这个国庆假期,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汇集了许多“大国重器”模型,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
9月29日至10月4日,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潇淼之源(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武汉举行。现场,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文创产品集体亮相,还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院所企业的前沿科技展示。
首届国防军工文博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受访者供图)
走进展馆,最醒目的是充满未来色彩的“白帝”战机模型,它不是停留在科幻IP“南天门计划”中的概念图,而是以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实体形态矗立着。不远处,高达3米的“歼-35A”机甲模型宛如钢铁巨人,引得参观者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而在1:48的福建舰模型前,人们围成一圈,都想找个好角度看清楚。
展开剩余66%首届国防军工文博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侯文坤 摄
“我读高中那会儿就特别喜欢看军事杂志,现在我的孩子也对军事很感兴趣,家里那套《南天门计划》都快翻烂了。”40岁的宋晓文领着两个还在读小学的儿子,驻足在“白帝”战机模型前仔细端详着。“看到我们国家也有了这么多先进装备,特别自豪。”他说。
博览会上,歼-20、福建舰、长征五号火箭等大家听过却难以近距离接触的装备,以可触、可感、可互动的方式,来到了寻常百姓身边。拿着刚买的舰载战斗机模型,6岁的艾辰宇细细观察着战机的构造,兴奋地说:“我准备把它放在书桌上,每天都看得到。”
展台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国防军工知识。新华社记者 侯文坤 摄
展厅内,工作人员热情讲解,鼓励大家亲自体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范兴敏说,举办此次活动,就是希望探索国防科技工业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让军工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增强公众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
国防军工文博会上的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侯文坤 摄
除了静态展示,博览会上还有不少互动活动。在一场红色历史故事分享会的现场,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刘渊为一群来自武汉市新洲区向东小学的学生,讲述先辈们筚路蓝缕,开创人民航空事业的故事。学生们瞪大眼睛,侧耳倾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份家国情怀的重量。
“对孩子们来说,这比书本来得生动。”向东小学老师肖国凤告诉记者。孩子们欢快地穿梭在各个展区间,一边集章打卡,一边学习国防知识,还在涂鸦墙上画下了各自心中“未来战机”的模样。互动中,国防知识也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了孩子们。
侯文坤、宋晨
发布于:北京市金富宝-上海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a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